加拿大新总理卡尼上任后移民政策的转变
2025年3月,加拿大迎来第24任总理马克·卡尼,他的移民政策,主张在继续开放欢迎新移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移民质量与结构优化。新政在经济移民方面强调引进高技能人才和优化积分制选拔机制,同时对临时劳工和国际留学生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推动临时居民向永久居民转化。相比前任政府的宽松政策,卡尼政府着力平衡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压力,确保移民数量与住房、医疗等基础设施能力相匹配,力求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人口增长和社会繁荣。

2025年3月,马克·卡尼(Mark Carney)接替贾斯汀·特鲁多出任加拿大第24任总理。在就任后不久,他迅速调整了政府班底,撤换原移民部长马克·米勒(Marc Miller),任命瑞秋·本达扬(Rachel Bendayan)为新的移民、难民及公民事务部长 。作为前央行行长的经济学家型总理,卡尼在移民问题上的立场呈现“开明且克制”的双重特点:一方面,他强调移民对加拿大经济和劳动力增长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他也直言近期移民增长过快,已经“远远超出(加拿大)所能提供的住房、医疗保健、社会服务和机会” 。因此,卡尼政府正寻求在保持加拿大开放传统的同时,对移民政策做出调整,以确保移民规模与国家承载能力相匹配 。
经济移民立场:高技能人才与投资导向
卡尼明确表示支持通过移民来促进经济发展,但更注重移民质量和长期融合。他认为近期的人口激增已超出基础设施负荷,导致住房紧缺和服务压力,因此主张“在继续欢迎新移民的同时进行必要调整”,实现移民的经济可持续性 。在经济类移民方面,卡尼并未推出全新的投资移民计划,但强调要优化现有渠道来吸引和留住高技能人才。例如,他计划改革积分制移民选拔体系,提高语言能力等权重,特别是对受监管职业的技术移民提出更高的英语或法语要求,以确保新移民能够顺利就业 。同时,他支持推动“预先资格认证”,允许海外专业人才在登陆前就完成职业资格考核,减少高技能移民大材小用的情况 。对于创业和投资类移民,卡尼政府倾向于沿用现有的创业签证等项目来吸引创新型企业家,而没有恢复过去已关闭的被动投资移民计划的迹象。据分析人士指出,卡尼此举表明他更看重移民为加拿大经济所带来的实际技能和就业贡献,而非单纯的资金投入。
与前任政府的政策差异
与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政府时期相比,卡尼的移民政策出现了显著转向。特鲁多自2015年起大幅扩张移民规模,联邦年度永久居民配额从20多万一路提高到接近50万 ;对难民和家庭团聚持高度开放的姿态,加拿大在过去几年接纳了大量叙利亚和阿富汗难民,并加速了家庭团聚进程。然而,卡尼认为近年的移民政策“过于宽松” ,需要适当矫正。他上任后支持暂时设定移民人数上限,将年接纳量控制在疫情前的可持续水平,以缓解国内住房危机等压力 。这种更克制的立场与前几年自由党不断提高移民目标的做法形成对比 。事实上,在卡尼上台前的2024年末,特鲁多政府已开始转变方向:时任移民部长米勒公布了新移民水平计划,将2025年的永久居民目标下调约20%(从原定约50万降至约39.5万)。卡尼延续并强化了这一趋势,强调移民规划必须“与承载能力挂钩” 。相比之下,反对党保守党领袖博励埃夫(Pierre Poilievre)主张把移民数量压缩回哈珀政府时期的每年25万左右 。卡尼的路线则被视为在特鲁多的开放政策和保守党的收紧主张之间寻求平衡:既避免过度紧缩移民导致劳动力短缺,又纠正超出基础设施负荷的高速增长 。
在移民结构上,卡尼政府仍延续加拿大欢迎难民和家庭团聚的价值观,只是在节奏和规模上更加谨慎。特鲁多时代引入的全球人才流(Global Talent Stream)等快速引进高技术工人的项目预计将继续执行,但卡尼希望通过提高申请标准确保这些人才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 。总体而言,新政府从政策导向上更强调精细化管理:与其一味追求移民数量,不如优化移民质量和分布,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承载的动态平衡。
新移民政策举措:难民、家庭团聚与临时劳工
难民政策: 卡尼上任以来并未宣布对难民项目的大幅调整。加拿大仍将履行其人道主义承诺,持续通过政府援助和私人赞助相结合的方式接收难民。 分析人士指出,新政府在总体移民配额收紧的同时,难民配额与之前政府相比基本持平,并没有出现明显削减。这意味着加拿大对庇护弱势群体的传统责任依旧延续。卡尼本人强调了加拿大悠久的移民融入历史,认为移民(包括难民)是加拿大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是一个非常欢迎移民的国家”,能够让新来者迅速融入并成为加拿大社会的一员 。因此,可以预期卡尼政府将在确保安置资源充足的前提下,继续推进现有的难民安置计划,例如对阿富汗难民的特别通道等,只是会更加注重安置与服务能力的匹配。
家庭团聚: 在家庭类移民方面,卡尼政府保持了自由党一贯的支持态度。目前并无迹象显示配偶、子女团聚政策会收紧,已实施的父母和祖父母担保计划也将按既定节奏推进。与前任政府类似,新政府承诺努力缩短配偶团聚的等待时间,让新移民家庭尽快团圆。同时,鉴于整体移民配额的调整,家庭团聚类别的配额增长可能趋于放缓,但并未被削减或停止。这体现了卡尼在收紧总量的同时,依然尊重家庭人道需求的原则。在他看来,吸引人才也包括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环境,因此不会以牺牲家庭团聚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目标。
临时劳工与留学生: 卡尼上任后的最显著变化,集中在临时居民(包括外国劳工和国际留学生)政策上。近年加拿大临时工签和留学人数激增被认为加剧了住房供给紧张和劳动力市场压力。对此,新政府提出多项措施加以应对。首先,限制临时外国工人人数:卡尼批评过去允许过多低薪临时工涌入的做法,认为企业应优先提高生产率、培训本地劳工,而非过度依赖外劳 。他支持联邦既定计划,将临时居民占总人口比例从2024年的6.2%降至2027年的5% 。具体举措包括对临时外国工人计划(TFW)设定更严格的准入标准,仅在医疗保健、清洁能源等确有劳动力短缺的关键行业批准聘用 。同时,政府可能要求雇主为引进的外国工人提供住房支持和语言培训,以降低对公共资源的冲击 。这些措施旨在逐步减少对临时工的依赖,并推动用工单位承担更多责任。
其次,规范国际留学生招生:针对部分高校过度招生国际学生却未提供足够宿舍和就业辅导的问题 ,卡尼倾向于与各省合作为留学生引入规模管理机制。例如,拟议为留学生签证设定上限,确保招生数量与当地住房、基础设施承载力相匹配 。事实上,联邦政府早在2024年就曾考虑限制留学生人数,一些省立学院和大学因留学生注册受限而出现财政困难 。对此,卡尼并未一味压缩国际学生来源,而是主张增加对高等院校的拨款,减少高校对留学生学费收入的过度依赖 。通过提高教育投入,新政府希望高校在不牺牲教育质量的情况下适度控制留学生规模,从根本上缓解因留学人数过多带来的住房紧张等问题。卡尼政府的这一系列调整被视为对临时移民“重数量轻管理”现象的纠偏,目标是在保障加拿大依然具有留学和工作吸引力的同时,更好地维护本地民生和公共服务平衡 。
最后,卡尼非常重视临时居民向永久居民的转化。他指出过去几年已有超过400万临时居民来到加拿大,政府应优先“消化”这批人在加境内的人口,将符合条件者转为永久居民,再行拓展新的移民增长 。这与联邦最新移民计划中的思路一致:2025年特地划出了“加拿大境内优先”类别,预留约82,980个永久居民名额(占当年经济移民配额的36%)给在境临时居民 。通过鼓励留学生毕业后留下、临时工人转正等途径,新政府希望充实本国劳动力并减少临时群体规模,使移民体系更加稳定有序 。综上,卡尼上任后的新政对临时劳工和留学生“双管齐下”:一方面收紧入口规模,另一方面加大转为永久居民的出口通道,力求实现移民数量增长方式从“引进新量”向“转换存量”的转变。
整体移民议程与长期目标
卡尼政府的移民议程围绕一个核心理念:将移民政策与经济增长和人口承载策略有机结合,寻求长远均衡。 具体而言,新总理提出建立“数据驱动”的动态调控机制,根据国家实际承载能力来设定和调整移民水平。联邦移民计划今后将参考多项经济社会指标:例如住房供应,每季度评估新增住房建设进度来决定移民配额增速;公共服务容量,确保医疗、教育等关键服务能配套支撑新增人口 ;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各省及行业监管机构协商按行业配给移民名额,优先填补技能缺口 。通过这些措施,加拿大希望既发挥移民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又避免因无序增长损害民生。
在长期目标上,卡尼依然把移民视为国家繁荣的重要基石之一。他承认加拿大劳动力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移民” ,强调提高生产率和扩大劳动力并举的重要性。尽管短期内实行了移民上限和放缓增长的策略,但卡尼将这种阶段视为“重回正轨”的过渡。他的愿景是在现有移民更好融入、住房供应跟上的基础上,再适时恢复移民驱动的稳步增长 。可以预见,若国内基础设施瓶颈缓解,加拿大仍会继续吸纳大量新移民,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并保持经济活力。在这一过程中,加拿大将继续彰显其多元文化和包容传统。卡尼多次重申,“我们不能不这么做”——既然移民对国家有利,加拿大完全有能力也必须维持一个积极的移民政策 。总之,他的长期移民蓝图是在确保安居乐业条件的前提下,坚持加拿大作为移民国家的定位,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政策的良性循环。
展望
卡尼上任后的移民新政为加拿大移民体系带来了更趋平衡务实的转变。一方面,政策调整回应了国内对住房、高企物价等问题的关切,通过暂时收紧移民节奏来赢得社会支持;另一方面,政府依旧明确传递出欢迎移民的信号,强调加拿大不会关上大门。在2025年10月联邦大选到来之前,卡尼政府的移民政策走向无疑将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届时,这一“稳中求进”的移民议程能否经受选民和各党派的检验,将决定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未来走向。作为经济专家掌舵的政府,加拿大正尝试在移民领域找到增长与承载力的最佳平衡点,为国家的长期繁荣打下基础。